English

爆炸发生在列宁陵墓

1999-01-22 来源:生活时报  我有话说

1973年初秋的一天,弗·伊·列宁陵墓内一声如雷巨响,发生了一次威力巨大的爆炸,爆炸气浪直冲停放列宁遗体的石椁。

事件发生后几分钟,苏联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及其第一副手齐涅夫立刻赶到了现场。他二人亲自领导侦破工作。

后来查明,干毁尸灭迹的是一个蹲过十年监狱、屡教不改的惯犯。他制造了一个爆炸装置,藏在衣服里面,随着其他谒陵者在9月1日这一天进入陵墓,想毁掉列宁的遗体。

恐怖分子自己被炸得粉碎,只剩下一只手、一部分脑袋和一些证件,借助于证件弄清了他的身份。走在他身后的,来自阿斯特拉罕的一对夫妇被炸死,四个学生被炸伤,守护陵墓的几个克里姆林宫卫士,被爆炸气浪震伤,推到吊唁大厅。

列宁遗体没有遭到损坏,防范措施起了作用。

这并非惟一的一次。陵墓安全保卫部门不止一次拘留企图携带武器和重物接近石椁的分子。

1961年10月之前这座陵墓里还停放着斯大林的遗体。在一个静寂无人的深夜,遗体被抬出石椁秘密地不是安葬而是掩埋到地下。

这之前曾经发生过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件。

“饶了儿子,别枪毙……难道这不成吗?”一位将军泣不成声哀求道。

应声拥进办公室的卫士看见,斯大林站在桌旁,一位中将伏在他脚边号啕恸哭,浑身痉挛。

“带赫鲁晓夫同志到隔壁屋子去帮他清醒清醒”,斯大林说。

据传,赫鲁晓夫毁掉斯大林遗体的真正原因是他因为儿子被枪决而受了屈辱。斯大林据说似乎不理采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的请求,而后者是真正下跪哀求宽恕列昂尼德的。

父亲的复仇是可怕的。

“列宁为哥哥向沙皇皇族复仇,我是为儿子不饶恕死去的斯大林。”据说似乎因悲哀而失去理智的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在亲朋好友圈内是这样说的。

这段轶事已经存在50多年,时而渐渐被人遗忘,时而又以新的力量流传开来。

严肃的研究者对这轶事至今持某种怀疑态度,认为类似的简单化的看法反映出小市民的思想情绪和心理状态。他们说,不能把个人对历史现象本质的理解硬搬到全国性的事情上去。

本书作者也曾持这种观点,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证明,作者这个观点也许不会改变。

根据这个权威的资料,斯大林格勒大会战后,1943年3月初,赫鲁晓夫从前线给斯大林打电话。西南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尼·谢·赫鲁晓夫中将的坚决请求归根到底就是要斯大林随便找个时间接见他。斯大林同意接见,于是赫鲁晓夫毫不迟疑地飞往莫斯科。

斯大林料想得到赫鲁晓夫为什么求见,问题具有私人性质。赫鲁晓夫之子上尉军事飞行员列昂尼德处于严重酗酒醉熏熏的情况下,开枪打死了一个少校军官。斯大林被告知,列昂尼德醉熏熏时拔枪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以前没到打死人的地步。现在却到了。

顺便说一句,先前他就闹出过很伤脑筋的事情,已经该受审了。当时,赫鲁晓夫急急忙忙赶到斯大林那儿,眼泪汪汪地请求宽恕儿子,不要严惩。斯大林满足了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的请求,列昂尼德一事就此了结。

这一次,斯大林感到与赫鲁晓夫的谈话将是一次艰难的谈话。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又要求情,请求对列昂尼德高抬贵手。列昂尼德是赫鲁晓夫与第一个妻子所生,孩子刚满两岁便死了母亲,几乎与雅沙情况相同,雅沙的母亲——斯大林的第一位妻子也是年纪轻轻就过世了。

斯大林理解赫鲁晓夫的感情,作为一个父亲,他也同情赫鲁晓夫。可是被列昂尼德杀死的少校也有父母、亲属、子女,对于他们来说他的可贵不亚于列昂尼德对于自己的父亲。他列昂尼德凭什么权利夺去这个人的性命?凭老爸是政治局委员就可以为所欲为?已经宽恕过他一次了,但是看来教训没有起作用。父亲的高位不应成为他胡作非为不受惩罚的免罪符。

此处摘录的资料引用了斯大林的一句名言:“我决不拿元帅去换普通士兵。”读者记得,这话是就德方建议用他被俘的儿子雅沙交换鲍卢斯元帅时说的。

“斯大林认为他没有权利出卖自己的良心。换儿子就意味着授人话柄。斯大林的儿子哪一点比别人的儿子优越?为什么不换许多被俘的著名将领?还有普通公民?不难猜到斯大林当时的心情。事关亲生儿子的性命啊!……”

赫鲁晓夫走进斯大林办公室。也是事关儿子的性命。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面容憔悴,脸色惨白。他尽管在清楚明白地回答有关前线局势、瓦图丁司令、解放顿巴斯和乌克兰的前景的询问,却在想着别的事情。

“亲爱的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同志!”一团苦涩涌到喉边,泪水夺眶而出。“您认识我多年……”

赫鲁晓夫不作声了。他神经质地发冷,但以不可思议的意志力控制住了自己,说:

“这些年来我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才能,从不顾惜自己,不顾自己身体,为的是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我感激您对我工作的评价,把您看作我们全家最亲近的人,看作在我思想、道德和党性修养中为我做了许多的导师……”

他喘了一口气,用哭红发炎的眼睛望了斯大林一眼:

“我们全家无限感激您,斯大林同志,您已经给了我们一次巨大的帮助,使我们精神上得到宽慰。现在我们又出了极大的不幸。我的儿子列昂尼德又犯了罪应当受审。人家告诉我,他可能被判死刑。如果这样,我真不知道怎样承受这悲剧。我没有对自己的亲人们谈起这件事,也不想谈。对于他们这也将是巨大的打击。”

斯大林仔细听着。

“亲爱的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赫鲁晓夫的神经又支持不住了,他哭了起来——伤伤心心地失声痛哭。

“全都仰仗您了……求您,帮帮……我的儿子有罪,让他受到严厉惩罚,只是别杀……”

斯大林没有作声,等赫鲁晓夫神经紧张状态过去,平静下来。赫鲁晓夫用手帕擦着泪湿的面颊,怀着希望抬眼看了看斯大林。

“已经向我报告了您儿子发生的事情。我确信我们会见面谈您的儿子。我只是出于对您的尊重,赫鲁晓夫同志,才允许您从前线来莫斯科。党珍视您为社会主义建设、为反托洛茨基分子和其他反对派分子的斗争所作的贡献,珍视您在乌克兰巩固苏维埃政权和目前在反德国法西斯强盗斗争中所做的工作。”

赫鲁晓夫屏息不动,怀着希望捕捉斯大林的字字句句。

“我很想帮助您,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斯大林继续说,“可我无力做到这一点。我已经违背过一次自己的良心,满足您的愿望,请求法院宽恕您的儿子。可他不思悔改,又犯了一个类似第一次的严重罪行。要我再次违法,我的良心不允许,那些成为您儿子罪行牺牲品的不幸的人也不允许。”

赫鲁晓夫全身都散架了。

“事已如此,实在无法帮您”,斯大林干巴巴结束自己的话。“您儿子将依照苏联法律受审。”

赫鲁晓夫好像被劈为两半一样,扑通一声跪倒,慢慢挪动双膝,爬到斯大林脚下。斯大林让他起来,冷静下来,可是无用。失去自制力的赫鲁晓夫什么都听不进。于是斯大林同时按了两个按钮,门口同时出现波斯克列贝舍夫和警卫人员。他们正好看到了刚才这个场面。

“带赫鲁晓夫同志到隔壁屋子帮他清醒清醒”,斯大林说。

当警卫人员和医生使赫鲁晓夫恢复了知觉时,他泣不成声地哀求道:

“饶恕儿子……别枪毙……”

这种事情据说好像在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办公室发生过。资料证实,时至今日,只要谈到赫鲁晓夫与斯大林的关系,这件事就会出现在安全人员的闲聊之中。似乎当时赫鲁晓夫在自己亲近的人中的确说过要向斯大林报仇——就是斯大林死了,也要报。

克里姆林宫的卫士们的确什么都知道。除了他们,谁还了解被警卫者的隐私,其中包括家庭隐私呢?

现在谈谈资料提供者。他是苏联英雄,前苏联克格勃第九局副局长米·斯·多库恰耶夫少将。著名的“九局”负责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保安工作。米海依尔·斯捷潘诺维奇把自己一生中将近40年(1951-1989)贡献给了国家保安事业,其中15年曾是“九局”领导人之一。

为了弄清真相,有一点极为重要,就是这段轶事的两位主要人物身边的人们对此有什么想法。

我们看维·米·莫洛托夫的证词。众所周知,他本人没有留下回忆录,但是他对过去、对那时许多政界人物的看法已经记录在ф·岳叶夫的《与莫洛托夫的140次谈话》一书中。

该书中有维亚切斯拉夫·米海依洛维奇这样一段话:“赫鲁晓夫从内心说是斯大林的敌人……他恨斯大林,因为他儿子遭到了被枪决的厄运……斯大林不想宽恕他儿子……赫鲁晓夫有了这种仇恨之后,只要能给斯大林抹黑,什么都敢干……”

莫洛托夫为什么不喜欢赫鲁晓夫,这是没有争议的。作为一个人,他对赫鲁晓夫的敌对态度是可以理解的。

摘自未公开的材料

前克里姆林宫独立团团长费多尔·科涅夫的陈述

我被私人保卫局副局长B.契卡洛夫上校叫到政府大楼并奉命组编一个连把斯大林转葬到新处女公墓。

后来B.契卡洛夫又打电话说埋在列宁陵墓后面克里姆林官墙下。

时尽黄昏,红场上聚集了许多人,成群结队朝陵墓和贵宾观礼台走去,试图看看陵墓背后在作什么。

为了调查人们的情绪,我换上平民服装走到红场上。成群的人们激动地交谈着。他们的谈话可以归结为一点:“为什么这个问题不跟人民商量就决定了?”

当晚六点钟几个民警勤务班对红场实行清场,封闭了到红场的各个入口,借口是要为参加阅兵举行莫斯科卫戍部队武器装备演习。

天黑后,用层板把决定挖掘墓穴的地方围了起来,用探照灯照得通亮。大约在晚上九点钟时,士兵挖好了墓穴,拿来10块100×75厘米的钢筋水泥制板。陵墓管理人员和科学工作者通力合作把斯大林遗体从石椁中取出转放到用红布蒙面的木板棺材中。制服上金钮扣被换成黄铜钮扣。遗体上覆盖着黑纱,只露出脸和半个胸部。棺材置于陵墓中紧靠吊唁厅的一间屋子里。

晚上10点钟,以尼·什维尼克为首的迁葬委员会来到。亲属中无任何人到场。感觉得到,所有的人,特别是尼·什维尔尼克心情极端压抑。

棺材加盖后,才发现没有钉子钉。这个麻烦很快被E·塔拉索夫上校(后勤处长)排除。接着请来八个团级军官,他们用手抬起棺材从陵墓侧门走出。

这时一排排汽车正整整齐齐地通过红场,作阅兵演练。

快到晚上10点15分时,棺材抬到墓穴前并安放在支架上。一两分钟默哀之后棺材被小心翼翼地放入墓穴。曾打算棺材上面再盖两张钢筋水泥制板,但E·塔拉索夫上校建议不用盖预制板,而只盖泥土。

按照俄罗斯风俗,军官中的某些人(其中也有我)偷偷地一人投了一把土,接着士兵们挖了一个坑,在上面放了一块写着斯大林生卒年分的板子,这板子原封不动放了多年直到建立墓碑(半身雕像)为止。

摘自《极端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

(俄)尼古拉·津科维奇 著定价:1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